三個一萬天和圓滿人生

 

 

 

文字貼此 

 

 

三個一萬天和圓滿人生

 
<摘錄自中時部落格--理財相談室> 
       去年在上海和四個大學同學聚會,談到小孩、工作和退休;由於大學畢業二十四年,離退休的日子越來越近,對於離開職場後生活,我們每個人都有想法,聊的特別多,有一個同學提到「人生的三個一萬天」的觀念,引起我們非常大的共鳴!

  如果沒有太大的意外,你我一生都會有三個一萬天,或說都只有三個一萬天,每一個一萬天都代表人生重要的階段,而且三個一萬天環環相扣,第一個一萬天的規劃及努力將影響第二個、第三個,第二個一萬天也將左右第三個。

  說了一堆「一萬天」,一萬天等於幾年?或說等於幾歲?

  答案是二十七‧四歲。

  換句話說:

  第一個一萬天,是從出生到二十七‧四歲,這是成長、求學的階段,追求的不只是外型的茁壯,更重要的可能是知識的增長、技能的學習;而一般台灣的男生,大學畢業、服役完到讀完碩士,正好接近二十六、七歲。

  第二個一萬天,是二十七‧五歲到五十四‧八歲,這是就業、累積職場經驗、結婚生子、儲存財富(或說準備累積退休資源)階段。

  第三個一萬天,是五十四‧九歲到八十二‧二歲、或著是人生的終點,這是退休、養老的階段。

  了解三個一萬天,人生的三大不同階段,你首先想到什麼?對你有什麼啟發?

  對我而言,立刻浮上腦海的是,民國七十二泥千月到南亞塑膠公司高雄廠報到,上班的第一天,受過日本教育、五十幾歲的林清威廠長叮嚀我們這些耙灣儲備幹部的一席話。

  林廠長要我們做好三件事:一是畫出人生的收入曲線及支出曲線,就知道儲蓄的重要;二是要記帳;三是學廣東話,他認為台塑企業一定進軍中國大陸,到廣東、福建設廠,而到福建的話,閩南語能溝通,到廣東一定要會廣東話,誰的語言能力強,誰就有機會。

  他二十三年前的告誡,如今看來深具遠見。而林廠長的人生收入、支出曲線觀念,正好和「人生的三個一萬天」相互呼應。

  收入和支出的曲線 要能「存有餘 補不足」

  人生的挑戰或限制之一,就是不同階段的收入不同,有兩個街段沒有收入,而支出雖高低有所不同,卻每天都存在;成長期沒有收入,我們可以倚靠父母,在退休階段,過去是養兒防老,現在或是未來的老人,恐怕絕大部份得靠自己。

  也就是說,我們退休生活品質的好壞,靠的是第二個一萬天所儲備的冬糧。

  假設不考慮利息及時間價值因素。你在第二個一萬天每天存一元,存了一萬元,那你第三個一萬天,每天只能花一元;你在第二個一萬天每天存一千元,存了一千萬元,那你在第三個一萬天,每天能花一千元,日子過的還可以。

  如果你很努力,也很幸運,第二個一萬天每天存一萬元,存了一億元,那你在第二個一萬天,每天可以用一萬元,日子好過的很;當然,你可能未必全部花在自己身上,而可以留給子女,幫助朋友,甚至陌生人,做你想做的事。

  其實,對大多數人來說,人生的本質就在讓收入與支出曲線能夠「存有餘 補不足」,或是說在人生的第二個一萬天,透過儲蓄、理財、有計劃、有步驟的累積財富,提供第三個一萬天退休,養老所需的金錢。

  這樣的人生現實,讓許多人恐怕無法接受,甚至心存僥倖,或期待奇蹟事爆發。但從我們周邊的長者身上,我們可以深刻體認;他們現在過什麼樣的生活,並不是今天決定的,而是由他們年輕時的所作所為左右。

  值得警惕的是,有一些長者在退休時準則了一筆資金養老,卻因為投資失利,借給子女或他人,甚至上當被騙,以致財富快速流失,生活品質一落千丈,與原先的預期、規劃大不相同。

  前述問題,突顯了「財富管理」的重要。

  除了領月退俸的軍公教人員之外,退休的人都要面臨一個現實的課題;如何管理退休金?

  「財富管理」靠自己 理財智慧是人生必修課程

  退休後理財失敗的例子我聽了很多,而且篇篇血淚。每一個例子的模式都很類似,舉其一例,一位在傳統產業做設備保養的王先生,六十歲十,領了四百萬元退休金,加上銀行存款八百萬元,他和多年來未工作的太太要靠這一千兩百萬元過活。退休前,有薪水收入,每個月都有結餘,如今退休了,沒了薪水,讓他心中有些不安和惶恐。

  一個原本每天在工廠保養設備的工程人員,退休後要靠管理一千兩百萬元過日子,確實不是容易的事。他想委託專業人員,而最先上門的,是某家銀行的理財專員,推荐給王先生的湯品,大多是理專佣金或獎金最高的,而不是對王先生最適合的。另外,親戚朋友知道王先生領了退休金,缺錢的、找人投資的、最後甚至騙子‧‧‧也陸續上門;最後的結局是,王先生的一千兩百萬元因理財知識不足,不僅沒享受到投資利得,還流失的比他原先計劃的,想像的快。

  既然所有的人,在退休後都會面臨一個共同的課題──管理一筆錢,我們就應該及早學習這種能力,或學會「找到能幫你管好錢的人」的能力。

  《今周刊》在探討退休議題時,曾告訴大家:「老本+老伴+老友+老身=圓滿退休人生」,放在人生三個一萬天的思維中,所謂老本有兩層涵意;其一是我們每個人都要想清楚第三個一萬天要過怎樣的生活,在第二個一萬天做好安排,累積必要的財富;當然,第二個一萬天在職場上的表現,端賴你在第一個一萬天學到的技能及知識,以及更重要的態度及性格,扎根的工作是不容忽視的。

  其二是退休後,要有管理自己財富的能力,而學習這種能力越早開始越好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gh12135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